立体显微镜的选择标准
时至今日,立体显微镜仍基于提到的技术方法——格里诺或 CMO 原理。
四个事项需要仔细评估:
a)用途是什么?
b)哪种结构需要观察、记录或可视化?
c)有多少人在使用显微镜?
d)解决方案的可用预算是多少?
一旦上述因素已知,4xa金相显微镜工作原理,则可以归结为以下标准。放大倍数、变焦范围和物场景深和数值孔径光学质量和工作距离
人体工学
照明
放大倍数、变焦范围和物场
立体显微镜的总放大倍数,是变倍器、物镜和目镜的放大倍数的组合。
变倍器或变焦体像放大镜一样,变倍器由光学透镜构成,可以用来改变仪器的放大倍数。改变变倍器的位置,会改变图像放大的程度。图像放大的程度称为放大倍数。现代立体显微镜能够提供 16 倍放大(只有变焦体),20.5:1 的变焦范围,其特点是能够进行可靠测量的机动化或编码。
接下来,图像通过目镜得到进一步放大。为找出目镜中观察到的目标的放大程度,用户必须将变倍器和目镜的放大倍数相乘。
然而为了保证完整性,提供公式如下:
MTOT VIS 为我们要计算的放大倍数。 VIS 代表“视觉”。
z 是变倍器的等级。
ME 为目镜的放大倍数。
MO 为主物镜的放大倍数(当格里诺系统中未使用辅助透镜时为 1 倍)
物场当从适当的距离向目镜中观察、而且瞳孔间距设置正确时,可以看到称为物场的一个圆形区域。 物场的直径根据放大倍数而变化。换言之,放大倍数和物场直径之间存在着数学关系。 10 倍目镜提供的物场数是23。这意味着变焦体和主物镜放大 1 倍时,金相显微镜,物场大小为23mm。 3 倍放大时物场减少到三分之一,即物场的直径仅有7.66mm。
景深和数值孔径
在显微镜中,景深往往被视为一种经验参数。 实际上它是由数值孔径、分辨率和放大倍数之间的相关性确定的。为了得到良好视觉印象,现代显微镜的调整设施会在景深和分辨率——在理论上具有负相关性的两个参数——之间产生一种上线平衡。
视觉景深的实际价值
在视感景深这个问题上,Max Berek 发表观点的作者,早在 1927 年他就发表了经过大量实验得来的结果。Berek 公式给出了视觉景深的实际值,因此今天仍然使用。
以上重庆礼之鑫为您提供参考,欢迎来电垂询。
显微镜作用:
光学显微镜是精密的光学仪器,用于微观物质的观察(包括精密零件、动植物细胞等)。主要用途 显微镜被用来放大微小物体的图像。一般应用于生物、医学、微观粒子等观测。 (1)利用微微动载物台之移动,配全目镜之十字座标线,作长度量测。 (2)利用旋转载物台与目镜下端之游标微分角度盘,配全合目镜之址字座标线,作角度量测,令待测角一端对准十字线与之重合,然再让另一端也重合。 (3)利用标准检测螺纹的节距、节径、外径、牙角及牙形等尺寸或外形。 (4)检验金相表面的晶粒状况。 (5)检验工件加工表面的情况。 (6)检测微小工件的尺寸或轮廓是否与标准片相符。显微镜结构:光学显微镜由目镜,物镜,粗准焦螺旋,细准焦螺旋,压片夹,通光孔,遮光器,转换器,反光镜,载物台,镜臂,巴南金相显微镜,镜筒,镜座,聚光器,光阑组成。
我们期待您的来电!
您好,欢迎莅临礼智鑫,欢迎咨询...
![]() 触屏版二维码 |